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3日讯 山东沿黄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提高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推动黄河流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取得新成效。
在山东宝鼎重工的锻造车间,这台全省“个头”最大的精密锻压机,正在缓缓压铸船用动力轴毛坯部件。这个120吨重的动力轴,将被装配到全球最大的24000标箱集装箱船上。
山东宝鼎重工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伟华介绍说:“以前是干不了,都是通过进口,就是国外大型的重工企业,占中国市场的比例几乎是百分之百。价格、市场,由他们说了算,生产周期、交货期都由他们说了算。”
受制于人的日子不好过,宝鼎重工决定加大科研力度,向更高吨位攀登。与此同时,山东也在布局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宝鼎重工联合多所高校成立了新材料研究院。
朱伟华:“材料要非常纯净,而且它的强度、抗疲劳性能一定要达到要求。另外,生产的设备规格要比较大。”
2024年,宝鼎重工投资24亿元在齐河上马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升级设备升级产品。这一个项目被省发展改革委列入了重点项目名单,得到了省市县三级的大力支持。
齐河经济开发区经济运行部部长房倩倩介绍说:“我们帮企业争取了海洋高端装备制造设备更新改造及废钢循环利用等2个超长期国债项目,计划总投资约9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政企合力,宝鼎重工相继获得了59项自主专利技术,成为中国唯一具备120吨船用动力系统零部件生产销售资质的企业。今年5月,企业又成功拿到了德国曼恩公司和芬兰瓦锡兰公司两家世界发动机巨头的认证。
山东宝鼎重工实业有限公司技术副总刘永志介绍说:“我们加工最长的产品在18米,整体跳动在0.02毫米以内,也就是头发丝的1/10,保证了船舶的快速平稳运转。”
提升科技赋能,加强产业支撑。目前,山东已实施黄河流域产业创新项目500多个。在济南,总投资360亿元的爱旭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一期已经全面投产。在东营,投资107亿元的华泰化工绿色海洋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将推动山东的新材料产业继续向高的附加价值延链;在淄博,占地1200亩的3个机器人产业基地里,总投资107亿元的12个重点项目正在实施,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淄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晓宁说:“目前已形成了‘关键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条,具有协作机器人和关节模组两大核心优势,是山东省重点打造的机器人产业四大高地之一。”
锚定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上走在前,山东已打造了35个省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其中7个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一位。构建绿色制造梯次培育体系,山东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465家。深化黄河流域“11+1”关际一体化协同机制。山东在沿黄省(区)布局建设43个内陆港,常态化运行河南、山西、陕西等省至山东港口的海铁联运班列,节省境内运输成本超过20%。连续举办四届黄河流域跨境电子商务博览会,促进商贸对接,助力产业出海,累计实现经贸配对19.75亿元。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黄河战略推进处副处长张军鹏表示,坚定扛牢“走在前 挑大梁”使命担当,谋划好“十五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强政策、抓项目、促协同,推动黄河流域绿色转型有新进展、高水平发展有新成效,为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局面贡献山东力量。
闪电新闻记者 于凡 周树茂 孙凯旋 德州台 乔兴华 闪电新闻编辑 王佳亮 报道
